用专业、服务的思路解决新老之间的矛盾用专业、服务的思路解决新老之间的矛盾【本期案例】大家好,我公司属业内中端水平,为提高市场占有率,老板花重金从同行挖了一名高级人才,进入公司任销售总监职位。然而该总监比现有管理层工资要高出很多,其他管理层不知在哪里得到了消息,于是熬了很多年的老员工很不满意,纷纷吵着加工资,给企业稳定和发展带来不小的影响,老板自己也焦头烂额,希望HR拿出解决办法。管理层空降优秀人才引起老员工恐慌,HR应该怎么办?
当公司遭遇管理或业务的瓶颈时,借用其他企业的成熟人才,去承担公司管理变革或新业务开拓的重任,似乎最为简单快捷。对双方而言,这种选择,开始是一种双赢,不过随着变革深入,因缺乏对公司文化的了解,空降兵与老员工的矛盾逐渐激化,这也成为“空降兵”失败的核心因素。 作为HR,我们更多的时候是站在空降兵的立场,谈生存与融入,如何将个人职业命运和企业命运融合,如何确保个人目标与企业组织目标一致。今天我们则需要换一个角度,作为HR,我们可以为空降兵的融入做哪些服务? 一、人才空降时的死穴与误区 我们必须意识到,企业在引进优秀人才的过程中,往往有以下“死穴”和误区: 急功近利; 决心和魄力不够;资源配置不充分、不及时;过于自负或者过于自卑;轻视培训;对外聘管理者因熟而失礼,不珍惜人才,不尊重知识与成功经验;不兑现承诺…… 因此,在引进高端人才之前,HR必须更深入地了解老板的需求,通过制定长期的人才战略,在公司上下对引进空降人才方面达成一致等方式,避免企业陷入这些误区。 二、从企业组织架构入手 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扁平化架构,习惯了老板一个人对几十个中层,没有规划,没有预算,只负责解决眼前的急事。 在这种大环境下,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,要么被企业同化中层中的一员;要么因“枪打出头鸟”而半路夭折。 作为HR,如何让“空降”管理者何成功突围,不仅可以在企业里生存下来,而且还可以实现自己的管理使命,帮助企业解决特定的问题,从而体现自己更大的价值? 这时候,我们可以从企业组织架构图入手,将企业的扁平化组织改为条线化管理,注重职位环境的系统优化。很多“空降兵”并不重视企业所提供职位的环境——企业战略、企业文化、机制与绩效以及上司的性格与作风。因此,HR必须未雨绸缪,从企业架构入手,将企业战略、文化、机制等因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。 三、让制度流程说话 作为新人的空降兵,往往肩负变革的使命,在变革中即使再懂管理艺术,也可能遭遇到各种人为设置的障碍。 很多空降兵往往困惑于企业对人不对事的管理模式,找不到可以参照的制度流程,导致内耗严重,再好的方案,如果无法执行落地,又如何体现价值? 与其要求空降兵要有很高的逆境商与情商,很强的压力承受能力,不如在既有的企业结构和文化氛围之内进行完善制度流程变革,让空降兵能够在一个相对规范的环境下发挥才能,而不是一定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才能融入企业。 四、良好的工作汇报机制 老板对“空降兵”都会寄予很高的期望,入围的高端人才也盲目自信,但因为缺乏客观的评估体系,往往导致各种错位。 HR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汇报机制,才能更直观地体现空降兵的价值,同时便于老板将空降兵与原有人员的价值横向比较。 这也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与分解提出了要求,如何将年度战略、月度执行与工作计划有机结合,让工作任务目标化,工作结果数据化,是人资必须考虑的事。 五、找准合适的切入点 企业与人才之间最大的问题是“匹配”。据说,有的高级人才进入企业的第一天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,因为迟迟找不到与之匹配的切入点,空有一身才华却无用武之地。 作为HR,我们不仅要确保人才的核心理念与企业的价值观保持一致,更要在此基础上安排更适合能力发挥的工作,让高级人才的长处最大化,最短时间内得到老员工的认可。 六、发挥桥梁润滑剂的作用 “空降兵”突围失败的一个原因是专业至上,忽视他因,不善于处理与老板的分歧以及跨部门沟通等问题。 HR就是最好的桥梁,让老板与空降兵能在价值观、企业战略等工作的沟通中保持顺畅,让空降兵与老员工的相处中,都服从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。共同寻找企业升级或改进的“高杠杆点”,协同同进。 下一篇: 如何看待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协议?
|